李华涛案背后的反思:金融信创需警惕“拦路虎”

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贵州省监察委员会对贵州金融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华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李华涛开除党籍处分;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研究,决定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经贵州省监委研究,决定将李华涛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纵观李华涛案,值得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2015年,国家在贵州设立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探索中国大数据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中国大数据安全问题以及中国大数据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

 

随着国家对信创产业的重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创的投入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贵州,作为大数据产业的“试验田”,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旨在打破美西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华涛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原“守门人”,在某些关键时刻,以莫须有的理由阻止关键项目在应用场景的正式实施。

 

2019年2月22日,中央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

 

2019年贵阳农商银行成立自主核心业务系统群及易鲸捷国产数据库试点项目组。历经3年努力,项目团队超200人,以严谨创新的态度,成功构建了国外与国产数据库双库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为国产数据库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该项目通过双库并行方案降低了切换风险,实现一键秒级切换,保障了业务连续性,为国产化试点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业内专家表示,双库并行因为交易时序问题和数据检核,远比单一主库运行更复杂和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和挑战。然而,原定于2022年8月6日的主库切换因贵州金融监管局时任局长李华涛的反对而推迟。尽管双库并行已稳定运行近四年,远超初期预期,但仍未上线。

 

2020年,贵阳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国产化替换工程开始实施,作为国内金融行业第一个基于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核心应用等全国产技术生态支撑实现银行核心系统替换的“全栈”国产化案例,国产化率达99%,打破了以甲骨文(Oracle)为代表的美国数据库公司对中国金融领域的信息技术垄断,彻底解决了我国在金融信息技术领域长期以来被“卡脖子”的问题。2023年7月,PMO、行方评定各项指标满足上线要求。然而,上线前夕,李华涛又以存在“负面舆情”为由,“出于审慎监管的原则”暂停国产数据库在核心业务系统上线。

 

公开信息显示,李华涛2016年5月,李华涛出任原贵州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2018年11月,任原贵州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正式挂牌,李华涛任党委书记、局长。

 

也就是说,贵阳农商银行和贵阳银行两个项目均在具备上线条件的情况下,全部因非技术因素被按下“暂停键”,而当时的监管“一把手”都是李华涛。

 

若此,李华涛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中央信创政策的初衷,更与国家的金融安全战略背道而驰。要知道,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据库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国内部分行业的核心数据库一直被国外产品牢牢把持,这给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推进数据库国产化替换工程,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

 

因此,“非技术因素”的成本还是极其高昂的。

 

信创项目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工程,考验的是“一把手”及主要负责人的政治站位、思想高度、工作作风和能力问题。事实上,囿于局部利益,很多企业也没有明确的商业动力来推动国产化替代。在一些地方,类似的“拖延症”和“畏难情绪”也客观存在。一些金融机构管理者对信创改造持观望态度,能拖则拖,缺乏勇于担当和先行先试的魄力和胆识,尤其是花费自身的资源来为全国的信息安全买单。例如,在某地政府召开的国产替换推动会上,一城商行副行长就非常激动地当场表达自己的“愤懑”,声称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情,和他们银行有什么关系。

 

言简意赅,斩钉截铁。可是,国家安全和银行真的没有关系吗?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也是极端荒谬和危险的。

 

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我国计算机领域专家、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教授直接给出答案:数据库比芯片更为重要,因为芯片仅能停止后续销售,无法收回已经卖出的存货,但是一旦数据库停止服务,建立在该数据库基础上的金融、运营商、政务等核心系统将面临瘫痪。

 

此外,一些所谓的“公知”和媒体人也开始唱衰信创产业,称基础软件从来没有人去“卡脖子”,信创是“杞人忧天”。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俄乌战争爆发,国际巨头甲骨文直接宣布对俄罗斯断供。纵然科技无国界,但科技公司显然已经挂起了各自的国旗。这一切,仅仅只用了3个小时。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是,IBM、英特尔、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亚马逊、戴尔等20多家美国科技公司紧随其后,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信创产业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主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实现国产替代。长期以来,国内IT基础设施大多由国际巨头制定,存在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威胁。信创产业的发展,通过自主研发硬件及云等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IT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从而有效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这是信创产业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意义所在。

 

因此,信创步伐,势不可挡。

 

当前,史无前例的金融反腐风暴席卷而来,令人为之侧目,并呈现出密集推进态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刊文指出,金融领域腐败社会危害性大,腐渎交织危害更为突出。一些金融领域腐败案件背后的失职渎职问题,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必须严肃惩处。

 

所以,李华涛案确是值得反思的。面对金融领域腐败方式复杂、隐蔽性强等特点,如何加强“守门人”监管,仍是金融反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毕竟,尽管已经出了“李华涛”,我们断然不希望再有“张华涛”、“王华涛”、“刘华涛”再次出现。(郑若迪)

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来源于转发,仅供阅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内容有侵权、违规,版权等可直接反馈本站邮箱3307846825@qq.com,我们将会在看到信息后作删除处理。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