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车险投保5大误区!老司机都踩过的坑,新手必看

避开车险投保5大误区!老司机都踩过的坑,新手必看

买车险就像给爱车“穿铠甲”,但90%的车主都在投保时踩过这些“隐形陷阱”:保额盲目跟风、险种买贵买错、只看价格不重服务……今天一次性说清常见误区,教你花最少的钱买对保障!

误区一:“全险=啥都保”,多花冤枉钱

很多车主认为买了“全险”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全险”只是车损险+三者险+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基础险种的组合,像发动机涉水、玻璃单独破碎、划痕等仍需附加险覆盖。比如南方多雨地区若未投保涉水险,暴雨致发动机进水将无法理赔;新车车主忽略划痕险,轻微剐蹭维修可能自掏腰包。

误区二:保额越高越好,盲目追求“百万三者”

三者险保额并非越高越好,需结合用车场景选择:日常通勤、三四线城市代步选100-200万足够;经常跑高速、途经繁华商圈或豪车密集区域,建议300万及以上保额。盲目投保500万保额,保费可能比200万高出30%,却很少用到,造成资金浪费。

误区三:只看低价不对比服务,理赔时傻眼

部分车主贪图低价选择小保险公司,看似省了几百元,却可能面临理赔慢、网点少、定损严苛等问题。正规大公司虽保费略高,但服务更有保障:比如人保、平安等支持“万元以下1小时到账”“全国通赔”,新能源车主还能享受免费道路救援、充电桩故障排查等增值服务。

误区四:交强险“够用”,商业险可省

交强险保额仅20万(有责死亡伤残赔偿),若发生重大事故,远远无法覆盖第三方医疗、财产损失。去年杭州某车主仅投保交强险,撞坏豪车维修费超50万,最终自付30万!商业险中的三者险是“底线保障”,建议保额不低于100万,与交强险形成互补。

误区五:保单到手就完事,条款从不细看

投保后不核对保单信息、不看免责条款,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隐患:比如车辆使用性质填写错误(私家车写成营运车),理赔时可能被拒赔;未及时续保导致脱保,期间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一分不赔。建议投保后重点查看“特别约定”“免责条款”,确认车辆信息、保额、保险期限无误。

买车险不是“花钱买安心”的盲目消费,而是用合理预算构建精准保障。避开这些误区,选择“交强险+车损险+200万三者险+医保外责任险”的黄金组合(新能源车主额外加充电桩险),既能覆盖90%以上风险,又能避免保费浪费,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免麦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如需了解更多有关企业财产险的相关信息,欢迎扫描下方维码关注人保财险,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相关资讯

免毒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